怎么买货币基金?货币基金怎么买?现在这个时候,货币基金成了很多人投资时的首选,尤其是对于那些风险厌恶的投资者来说,货币基金已经成为了他们投资的首选。货币基金如此受欢迎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年化结算利率不错,绝大多数货币基金都能够取得比在银行定期收益药膏的年化结算利率;二是风险较小,在这个股市风起云涌的时刻,货币基金已经成为了很多人规避风险的港湾。那么怎么买货币基金呢?在选择货币基金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怎么买货币基金角度一:7日年化结算利率
对于大多数的个人投资者,“最近7日年化结算利率”是最直观反映基金业绩状况的指标。但这是一项短期指标,代表的只是基金过去7天的盈利水平,并不说明未来收益水平。在考察该指标时,不能忽视对波动率的关注,因为这反映该基金未来收益预期是否具有稳定性。一般来说,如果该指标波动很大,投资者的实际年化结算利率与购买时的年化结算利率可能存在较大出入。作为长期的投资者,建议关注阶段累计年化结算利率。这样比较能够通过一定的时间跨度,持续性关注基金的稳定性和收益情况。
怎么买货币基金角度二:基金公告
和买股票要看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等公开资料的原理一样,在选择货币市场基金时,除了查看各中介机构的收益排名等,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其公开信息资料,尤其是定期的基金公告报告。
如果投资者具有基本的相关知识,应多分析定期公告报告中披露的资产配置结构、期限控制、杠杆比例的使用、未来现金流分布结构、持有人结构等多方面状况。这些信息能够反映出基金在安全性、流动性和未来收益性等方面的状况,有利于投资者判断基金的收益潜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对于倾向保守的投资者,应该选择投资操作稳健、收益比较适中的货币市场基金。
怎么买货币基金角度三:基金建仓时机
目前市场上普遍认同,加息在整体上对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提升有利,对新发行的货币市场基金就更有利。这主要体现在建仓时机的不同。
由于老基金是在加息之前建仓,原来持有的资产由于加息会受一定的影响,如果管理人采取持有到期的策略,则影响不大,但尽管原有年化结算利率不受影响,相对市场收益水平却落后了;如果管理人变现原有资产,并将其重新配置,则变现当日的净收益会下降,经过一段时间后,收益水平则超过原来。显然,持有的资产比重越大,受到的影响也越大。
而新发货币市场基金,在加息后可将全部资产配置在更高的收益品种里,此时建仓轻装上阵,不存在调仓或被动等待过程,因此加息所带来的收益提升将更为直接。
怎么买货币基金角度四:平均剩余期限
平均剩余期限是反映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年化结算利率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平均剩余期限越长,风险相对越大,而当期收益也会越高。在《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出台前,市场上的货币市场基金的平均剩余期限差距相当大,有的基金高达286天,与此同时有些基金才108天。《规定》出台后,各基金相应调整了平均剩余期限,到第三季度末,平均剩余期限均在180天以内,各基金的这一指标上的差距也相应缩小。
在平均剩余期限接近的情况下,投资者就需要了解基金杠杆操作的情况。目前,杠杆操作是货币市场基金提高年化结算利率的最主要手段之一。这一方法的不利之处是,一旦市场资金供应紧张,市场利率走高或央行提高利率,杠杆操作的结果就有可能会给基金带来损失。因此,投资者需要留意基金的相关指标,如卖出回购证券占资产净值的比例等。此外,除在银行间市场进行正回购外,一些基金还在交易所进行国债买断式回购,这也会影响基金年化结算利率的高低,与此同时也伴随风险。
上面就是怎么买货币基金的相关问题解读了,希望您能在这个资本大潮中选购到自己心仪的货币基金,实现资金的安全保值与稳定增值。
推荐阅读
爱钱进声明:频道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凡注明 “爱钱进”来源,均为部分转载,文章中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投资者作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面对央行降息降准,股民基民的态度与“宝粉”完全相反。前两周股市的巨幅震荡,很多新入场基民瞬间亏损了20%。降准降息似乎又给基金带来了新希望。那么,央行降息降准后怎么买基金?[ 查看详情 ]
现在是一个全民投资时代,很多人都在学习投资。而且现在的投资方法也有很多,选择基金投资的人,都是为了获取稳定的收益。那么,现在怎么买基金收益最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查看详情 ]
目前购买基金平台也非常普遍,像基金公司、银行还有第三方基金代销公司。而银行费率比较高,而基金公司的基金少,所以小编建议大家选择第三方代销平台,基金选择余地比较大,费率也比较低。[ 查看详情 ]
货币市场基金大部分投资方向就是协议存款,因为资金量大,且市场资金面紧张,那么与银行的议价能力就很高,可以拿到比我们去银行存款更高,高很多的利率。[ 查看详情 ]
货币基金有哪些购买渠道?如何买货币基金?到有代销资格的券商营业部购买。大部分大型券商(比如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等)都开通了货币基金申购通道,投资者可以直接到这些券商的营业部申购。[ 查看详情 ]